城市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也是衡量其发达程度的关键指标。当今的世界,总体的城乡生活人口比例是相当的,但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多的人将会生活在城市中,城市建设已是当代社会中不可回避的核心议题。城市作为一种聚居形态的历史很漫长,已历数千年,但古代城市与现代城市不可同日而语,现代城市是经历工业革命之后迅猛发展起来的,不仅规模大大扩张,城市内容的复杂性也日益增强,这样的形势引发了城市建设如何走向精细化的讨论。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和发展中国家,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水平也在突飞猛进,在短短30 多年的时间里,建设总量超过了其他国家100 多年的总和,缔造了“中国速度”这个概念。快速发展一方面显示了我们的努力和成绩,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在城市建设领域,粗放的规模增长往往伴随着系统性不够、环境治理滞后等问题。对于在城市环境中生活的人们来说,城市空间系统的品质就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生活品质,人民的美好生活离不开高品质的城市环境。
城市是个日趋复杂的庞大系统。在农业时代,城市内容相对简单,就是居住、较小比例的商业、管理、防卫和简单的道路系统;在工业时代,除了上述内容之外,增加了工业生产、公共卫生、公共管理、机动车交通、公共交通、教育和市政服务系统;进入后工业时代,则还要增加更多的公共性基础设施,包括比重更高的商业服务体系、公共教育体系、交通运输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等等。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公共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直接导致公共设施成为城市生活中的重要内容。
“城市家具”这个概念的形成,既是对现实需求的回应,也是对城市建设的思考走向深入化的一个结果。公共事业的发展,每个子系统都会产生一批相应的设施,随着城市智能的复杂化,不同子系统的设施也越来越多,最终反而带来了新的问题:我们的公共空间被越来越多的设施搞得混乱不堪。因此,公共设施的建设,需要有更大的格局、更开阔的视野和更高一层的视点,同时也更需要从每个城市居民的角度去看待这些具有很强功能属性的设施系统之间的关系。鲍诗度先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提出“城市家具”的概念,“家具”之谓,更好地反映了从生活者出发的角度,同时也意味着把城市公共空间视为整体,更进一步的是这个称谓也衔接了居民的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两大领域。观念的转变是一回事,现实的改变更重要,本期特别策划以“城市家具”为题,内容既有较为系统的理论阐述,也有具体的实践案例,希望这些内容有助于让社会更全面地理解城市家具。
城市仿如巨大的机器,人推动了城市的运转,也受制于城市惊人的力量。时已入暑,烈日之下人们奔波的脚步并不能停下,候车亭、座椅、信号灯、指示牌、垃圾桶……这些既是需要时的设施,也构成了有意味的生活场景。好的城市家具可以减轻人们的疲惫,更重要的是描述了有希望的未来。
特别策划:城市家具“城市家具”,似乎听上去是一个很陌生的名词,但在许多发达国家,始于20 世纪60 年代的城市家具概念早已深入人心。在我国,一直以城市设施、公共设施等词汇来表示这一设计类别。但是,“设施”的概念显得过于冷冰冰了,无法传达出其背后的人文关怀,更缺失了对人与物、人与城市、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思考。多年以来,中国城市的规划建设一直是工程主导型的,虽然在建设效率、成本控制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并迅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但建设过程往往呈现出粗放型的特点,缺少精细入微的人本主义思考,体现不出新时代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新面貌、新气象。
2015 年1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时隔37年之后再次召开城市工作会议,指出中国进入了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期。“城市家具”这一名词第一次在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中得到正式确认。2018 年1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城市的品质源自精细,在粗放型城市建设之后,必然会迎来精细化的治理工作。城市家具,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受到了很多城市政府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并逐渐走上了发展建设的快车道。
本次专题稿件的组织,有赖于东华大学鲍诗度教授的大力协助。2019 年年初,本刊曾访问了鲍诗度教授,鲍教授对于中国城市家具问题关注已久,在设计实践、理论梳理和标准制定等多个方面投入了大量心血,对于国内外城市家具研究的现状也非常熟悉。本专题的七篇文章,分别从理论体系、实践案例、标准建立、认证评价、设计孵化,以及国外经验等几个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全面阐释了城市家具设计的系统结构。希望本专题的推出,能够进一步促进中国城市家具研究的深入发展,并且为推动中国城市管理和建设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做出贡献。(周志)
中国城市家具理论研究——鲍诗度、史 朦内容摘要:公共设施≠城市家具。城市家具与公共设施是不同的。公共设施+环境系统+综合管理=城市家具,这是中国城市家具的基本属性。“一系统、两特点、三理念”是中国城市家具的基本建设理念和发展特色。材料、造型、色彩、形态等是城市家具的本体,其客体是功能、环境、品质、文化等,与决策、设计、建设、管理四大要素形成三大实施建设轴线关系体系。城市家具系统性标准的建设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中国新时代的必然产物。“城市家具”这个名词,第一次在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得到正式确认,为中国城市家具规范化、系统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系统化思维是中国城市家具建设的指导思想,标准化是中国城市家具系统性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内容摘要:城市是一个能源、创造力、创新力综合体现的容器。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设计是一个从多元角度对近代城市进行描绘和理解的学科,并为城市公共空间项目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人行道和街道之间的夹缝空间可以成为安装定制工业设计产品的场所,这是一项对于改善人类生活方式的良好实践:打造一个随处可以相遇并分享的空间。
内容摘要:本文的研究内容将围绕江苏省连云港市城市家具系统建设的历程、建设内容、建设与管理模式、建设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展开。连云港市城市家具系统建设成果的总结,将为其他城市开展城市家具建设提供有益的经验,同时也为我国城市家具标准化建设研究提供了样本。
内容摘要:中国当下的城市建设发展是从粗放式转变为精细化、品质化的重要转折时期,城市的环境品质提升建设是各地政府的核心任务。而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各类城市家具设施不统一、相互打架、与城市风貌不适应、缺少特色等问题,成为城市环境品质低下和制约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城市家具缺少国家及行业的专业体系标准,是一切问题的根本所在;其“跨行业、跨专业、跨部门”的属性,是制定城市家具体系标准的难点所在。《城市家具建设指南》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编制,是我国首部编制出台的城市家具体系标准,对于解决我国当下城市环境问题,指导各地开展高质量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内容摘要:本文提出城市家具标准与认证体系的概念界定、内容、建立的必要性,以及中国城市家具行业所涉及的设计、生产、智能制造、建设实施及管养领域的相关研究,确定以总体评价、设计单位、产品生产企业、施工单位、维护/ 管养单位五类为认证和评价对象,并对认证和评价实施主体单位、评价规则和评价办法进行研究阐述。针对性地提出标准与认证体系工作建议。
内容摘要:随着中国城市快速发展,道路架空线、杆件林立、各类设施设备交叉重复设置等问题成为制约美丽城市发展的首要问题,“多杆合一”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城市精细化管理主要方法。作者以2018 年上海市多杆合一建设为例,从设计、建设及管理等多个角度,通过对亲自参与全过程的体会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多杆合一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经验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内容摘要:欧洲作为城市家具概念的诞生地,其城市家具设计、研究与实践都走在世界前列。本文通过阐述欧洲城市家具的发展历程,并以意大利智慧花园的智慧城市家具设计孵化为案例,展现对欧洲当代城市设计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从另一角度体现欧洲城市家具设计过程中文化与科学技术交叉的内涵关键。
内容摘要:2019 年4 月9 日,随着第58 届米兰国际家具展的举办,米兰这座古老的城市开启了为期一周的设计大狂欢。今年的米兰设计周主要拥有八大展区:米兰国际家具展、米兰三年展博物馆、布雷拉(Brera)设计区、米兰大学、托尔托纳(Tortona)设计区、文图拉(Ventura)中央车站展区、威尼斯门(Porta venezia)设计区与兰布拉特(Lambrate)艺术区,汇集了众多国际顶尖设计师、品牌与机构。本刊编辑也远赴意大利加入了这场设计盛宴。在本期杂志中将集中呈现此次米兰之行的所见与所感。
关于今年米兰设计周的国内报道已经非常火热,在过去三个月之后再推出这期内容,似乎有些过时。但是,本期内容所呈现的,并非只是我们所见到的繁华表象,而是希望通过对其中一些重点现象的展示与描述,思考设计周背后的故事。无论是整个设计周背后的巨大产业推动力,还是设计与生活的无缝衔接,无论是对高新技术的精彩呈现,还是对社会伦理及地球环境的冷静反思,米兰设计周的规模在不断扩大,思考的疆域也在扩大。米兰这座城市在这一周之内似乎成了一面放大镜,将“设计”的影子投向了城市的每个角落。这是设计的泛化吗?抑或这才是设计的真实面目?设计,真的无处不在?
内容摘要:乌尔姆设计学院是20 世纪具有国际影响和声誉的、最为重要的设计学院之一,仅次于在魏玛和德绍的包豪斯学院,从1953 年到1968 年共办学15 年。乌尔姆设计学院塑造了“设计师”这一职业,并以其结构合理、科学理性的教学方案,为许多设计学院或艺术院校的设计学项目树立了榜样,这种教学模式被称为“乌尔姆模式”。学院考虑的是在经济因素下的产品设计,它与工业或交通公司、地方当局和大型文化活动的典范性合作,推进了工业日常用品的设计。本文从历史、教学、产品和深远影响等六个方面探讨了这所联邦德国的学校。
内容摘要: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成立于2014 年,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下属的一个以学科知识服务社会,推进社会进步和探索创新教育机制的项目执行机构。作为一个与高等院校紧密联系的艺术类协同创新中心,其运营机制、研究方向与发展理念是什么?有着怎样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未来又有着怎样的发展前景?带着这些问题,本刊对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金江波教授进行了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