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2373731

新闻资讯

news & trends

     中共宣传部:鲍诗度谈城市家具中的数据美学

2019.05.14

新民晚报采访了东华大学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院院长鲍诗度教授,并于2019年5月9日刊登题为《【城市眼】上海“焕颜”背后的数据美学》的评论文章。
文章总结了一年来上海合杆整治项目的成功经验,阐述了城市家具理念的长期愿景,并详细介绍了以“合杆设计”为代表的城市家具设计对提升城市美学的重要意义。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平台也将此篇文章纳入其文库中供党员同志学习。
在艺术领域,运用一定的数值比例来把握形体或空间的尺度,均衡和视觉美感,提升美学艺术价值,例如,黄金比例在设计中的广泛运用。同样,在城市设计中,运用美学设计数据来指导比例和视觉美,便是鲍诗度教授作为城市美学缔造者所提出的重要宗旨,也是《【城市眼】上海“焕颜”背后的数据美学》一文的主要内容。另外,此文还通过介绍鲍诗度教授目前正在设计中的淮海路城市家具系统,进一步阐述了数据美学对提升城市美好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打造以人为本的城市家具系统,让人们在繁忙的城市生活中感受到更多的温暖与舒适,是城市家具设计的初衷。

【城市眼】上海“焕颜”背后的数据美学
电线杆,上海方言叫“电线木头”。以前,谈恋爱的人逛街,上海人会谐称“数电线木头”。然而随着各种通信杆、信号杆、路名牌杆等越来越多,一条条横亘在道路上空的架空线成了“黑色污染”,更是成了城市治理的难点。
为提升城市整体形象,2018年3月起,上海开始了一场城市街道的“焕颜”手术,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城市的面貌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作为上海合杆整治的专家,东华大学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院院长鲍诗度教授认为,在“线清、杆合、景美”的背后,都离不开数据美学。
“合杆之美”源于比例
东华大学环境艺术设计院作为主要编制单位之一参与了《上海市道路合杆整治技术导则》的编制。伴随《上海市道路合杆整治技术导则》出台,通信杆、信号杆、路名牌杆、电线杆将统一收进“升级版”路灯杆,一种新型综合杆逐步走进人们的生活。
“都说情人眼里出西施,但是漂不漂亮,人们还是有一定的审美标准,而在这种标准背后就是数据美学,比如颧面宽、颞面宽与下颌角宽的比例约为0.8:1:0.6。”鲍诗度说,在城市管理中,也要用数据决定美。
曾经,不管从哪个角度拍武康大楼,都会有超多电线一起入镜。2018年3月13日,武康路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工程开工,武康路成为上海中心城区第一条开工的架空线整治道路。同年9月30日,武康路段武康大楼架空线先行完成整治。淮海中路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工程在2018年第二季度开工,电力、信息分别于同年8月、11月完成主排管建设,12月30日完成人行道进户管敷设,土建施工2018年底竣工。
鲍诗度指着刚拍摄的武康大楼照片说,这里的合杆由于是上下单臂型的合杆,视距空间大而长,我们根据武康大厦的道路环境,在设计上借用了二八黄金定律,是2:8即1:4的关系,合杆以横杆件上端与下端为分界线上下关系是1:4比例关系。而这种比例应用在合杆的高低、粗细、部件区域布置都是以数据美学而设置和划分的。
外滩的合杆比例设置则不同,合杆顶端、中端高度是1:2的比例,中端、下端是2:3;总体看上去是1:2:3顺序比例的有机组合。合杆组合后的比例与外滩历史建筑比例浑然一体。同时,合杆上端跳出横向曲线细杆至灯头部分,是采用了ARTDECO的设计风格,与外滩百年历史的建筑风格统一,这是经过多次调研之后才确定的设计风格。
从上到下“装扮”申城
在人民广场旁,黄陂南路近百米路段,曾经竖立着17根各类标杆。通过合杆整治工程,三根综合杆整合了交通信号灯、监控、照明等八种功能,工程还将14个机电箱、开关站和配电站隐藏在一旁的绿化当中。
“这里的合杆运用了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实现了‘多杆合一’和‘多箱合一’的集约化建设,充分考虑了智能化和智慧化的发展需求,为今后的智能设施拓展预留了接口。”东华大学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院资源部部长刘博介绍,搭载原有信号灯及其设备的杆件合并成为A类杆;搭建交通及治安监控类设备、线路的杆件合并为B类杆;小型标志牌合并为2F的C类杆;大型标志牌合并为3F的D类杆。同时,拆除了一些不必要的旅游指示牌,通过这样的工程,大大提升了减杆率。
据刘博介绍,目前上海综合杆共有六种类型,分别以A、B、C、D、E、F来命名。其中A类杆主要搭载机动车信号灯、B类杆主要搭载视频监控、C类杆主要搭载分道指示牌、D类杆主要搭载大中型指路标志牌、E类杆主要搭载路段小型道路指示牌、F类杆是照明灯杆。“不同杆都会预留接口,其他设备可根据需要进行搭载,比如2F就是两横臂、3F就是三横臂。”刘博说,“我们很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对于这些杆的长度比例进行标准化。根据这段时间的工作,我们发现目前的六类综合杆,还可以进行合并,技术标准还在讨论中,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朝着‘做减法、全要素、一体化’方向发展。”
据刘博介绍,综合杆不仅本身的比例遵循着数据美学的理念,而且布设在人行道时,也要考虑公共设施带与路口人行道的关系,比如人行道宽度大于3.3米,公共设施带的宽度(距侧石外边线)为1.5米;人行道宽度在2米与3.3米之间的,公共设施带的宽度(距侧石外边线)为0.8米;人行道宽度在2米以下的,则不设公共设施带。
通过对于2018年以来的一系列完成工程的测算,刘博表示,这些路段的架空线已经完全没有了,杆件减少比率达到了65%至75%,箱体减少了20%至30%,检查井减少了15%至25%,“目前我们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在制定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工程的全要素技术规定,整个道路应该是一个大系统条件下的整治,应该含地上、地下、天上以及建筑界面,所以全要素、一体化肯定是发展方向。”
“城市家具”释放诗意
生活中从不缺乏美,导向牌、照明的路灯、公交站,以及供路人休息的座椅,都可以成为城市魅力的一抹亮色,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城市家具”,这是一座城市最基本的名片,也是释放诗意与艺术的城市精灵。
鲍诗度另一个身份是中国标准化协会城市家具分会会长,目前正在设计淮海路城市家具系统,打造以人为中心的城市家具系统,让行人感到更舒适、更宜人、更有温度与厚度。“淮海路、茂名南路路口,我们设置了果皮箱、交通导向牌、综合交通设施合杆、综合信息牌、公交候车亭,这些设施安排在什么位置,彼此之间距离多少,我们都遵循一定的标准,目的不仅是设置合理,更能给市民及游客带来美的享受。”鲍诗度说,特别是上海目前在打造“夜上海”经济以及垃圾分类工程,在城市家具的建设和管理中也可以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目前淮海路夜间道路灯光较弱,缺少良好的夜景氛围,因而设计时对路灯的高度以及设置地点都进行了规划,还将现代、智能、环保等先进技术的导入,体现历史的同时打造引领性时尚的示范道路。以垃圾分类为例,建议设立太阳能智能压缩分类垃圾桶,其可以将垃圾压缩至原来的五分之一体积,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垃圾转运频率,消除清运当中的二次污染问题。同时在垃圾箱內设置传感器和物联网模块,当垃圾箱投满之后会自动连接物联网,通过网站可以实时反映出垃圾箱的状态。
淮海路是历史文化名街,道路不宽、人行道窄、楼层高,空间视野短,对于城市家具的美学设计数据是控制在1:2:4和1:2:3的关系。护栏、合杆、候车亭等城市家具无论是高度还是本体之间组合关系,都该控制这样的比例数据。垃圾箱或果皮箱、候车亭等视觉以体量为主的城市家具是1:2:4的比例关系,即宽、高、长的比例是1:2:4,包括各部分之间组合关系,不宜违背这个比例关系,不然的话肯定不美。
城市家具是根植于城市环境之中的,环境的好坏决定着城市家具的价值,城市家具的品质也会直接影响环境空间的品质,好了会相得益彰,坏了会相互抵消。”鲍诗度表示,从过去“量”的增加转变为“质”的提升,城市品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市环境创新性建设,二是城市文化品质的建设,“一个城市未来能走多远,取决于城市的创新能力和文化内涵。城市家具的系统化、标准化建设是快速实现城市环境建设和文化品质提升的重要途径,是一个城市体现创新能力和文化内涵的集中展现。”

改造前的武康大楼
外滩合杆设计与建筑风格统一
学习强国报道截图
Tel:021-62373731
  • Add:上海市长宁区延安西路1882号东华大学三教18楼

  • Fax:021-62374989

  • P.C.:200051

  • E-mail:dhuhyy@dhu.edu.cn

Copyright © 2014 东华大学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