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首届欧亚城市家具国际论坛暨第四届中国环境设计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东华大学举行。会议由东华大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联合主办,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院承办。伊朗、土耳其等驻上海领事、日本横滨市政府、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管委、连云港市政府、湖北省咸宁市政府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代表,以及来自中央美院城市学院等的高校学者,日本GK设计公司等的企业专家与会。
欧亚城市家具国际论坛背景
东华大学设计学学科是上海市重点学科、上海市一流学科,在2012年教育部中国高等院校设计学学科评估中,排名全国第六。由东华大学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院主导,已成功举办过三届“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国际学术研讨会”。东华大学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院是以“规划+建筑+室内+景观+标识+设施+展示”七合一系统设计为特色的研究院。院长鲍诗度教授,带领科研团队经过长期深入研究与社会实践,按照城市街道的实施特性及主管部门职能分配,首次提出了中国城市街道家具系统设计理论的“6大系统,32类设施”分类规则,分别为交通设施、信息服务设施、路面铺装设施、照明设施、公交服务设施、公共休闲服务设施等六大系统,基本囊括了全部置备于街道的家具设施。2007年起由鲍诗度教授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了《城市家具系统设计》、《环境标识导向系统设计》等系列城市环境设计丛书。这些刊物的出版,对城市家具的发展与建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尤其在江苏省连云港、湖北省咸宁市等多个城市街道家具的系统设计中得到了具体的实施建设。
会议聚焦城市家具标准化,响应国家政策和发展方向
城市街道家具(亦称为环境设施)即所有置备于街道的家具设施,是城市景观中的公共“生活道具”,也是城市基础设施相配套的必不可少的服务设施。同时,城市街道家具作为城市景观构成中的重要元素,其系统合理的设计与设置,能体现城市的文明程度和文化品质。
论坛主题思想是贯彻国家“十三五”规划,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响应国家提出的“要增强城市宜居性,引导调控城市规模,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等城市发展指导思想,积极为中国城市当下及未来的建设发展建言献策。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应适度超前满足未来需求,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在尊重相关国家主权和安全关切的基础上,沿线国家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技术标准体系的对接,共同推进国际骨干通道建设,逐步形成连接亚洲各次区域以及亚欧非之间的基础设施网络。在已有基础上,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发展战略相互对接、优势互补。“一带一路”战略带给沿线各国城市复兴机遇,也是城市面貌的提升机遇。
西方发达国家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期,进行了一系列的城市环境品质提升运动,城市街道家具建设和改造是它主要的城市环境建设目标。巴黎、东京、巴塞罗那、柏林、名古屋等城市今天旅游业等服务业全面被拉动和不断提升,是得益于几十年的政府布局。如今的中国也已经从高速发展时代进入到了稳定发展时代,从注重量变转为注重质变的时代。中国城市街道家具需要法规化、规范化、系统化是必然趋势,发展建设的方向,是践行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方式。
“一带一路”起点城市连云港街道家具的实施
连云港作为中国“一带一路”起点城市,由东华大学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院作为城市街道家具总设计单位。从2009年开始,以旧城改造为载体,以道路出新为突破口,从点到线,从平面到立体,从主次干道到背街小巷,从城区到乡镇,开展了大规模的改造、完善和提升工程建设。先后进行了BRT专线设计、海滨大道、道路出新、凤凰新城等近23条道路约113公里,展现了城市家具的简洁、大气、厚重、实用的“连云港特性”,制定了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的“连云港标准”,形成了系统、清新、人文、有序的“连云港气质”,也展示了环境美好、空间舒适、服务完善、宜业宜居的“连云港风景”。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文化与城市建设研究所公布的“中国文化城市百强榜”中,连云港列第31位,先后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连云港在街道家具建设上走在了中国的前列,给中国其他城市提供了优秀的案例参考。
会议的召开有助于拉动城市经济发展,传播新技术
“欧亚城市家具国际论坛”的举办,旨在传播新理念、新技术、新材料,展示智能化、模块化、网络化、绿色化的街道家具设计,为打造智慧城市搭建一个全新的交流平台,使城市街道家具管理与实施相关部门、生产企业、专业设计机构更好地了解国内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交流最新成果,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也是为了欧亚城市家具的设计创新、科研、管理、建设、市场等方面能够协调发展。
连云港政府张林海曾提出,“城市家具应该是国梦家梦的重要部分,城市必须与时俱进吸收先进理念、紧跟潮流,体现时代建设特征;必须以人为本、共享服务,增强社会的获得感。”城市家具在内的城市建设不是一个纯技术纯业务的理论问题,更是事关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文明建设的实践问题,呈现出社会性、专业性、政治性、时效性的特点和有机统一。
会议还协同各方组建了“中国城市家具联盟”,推动各方把握“一带一路”的时代机遇,共创共赢。